校友访谈的心得体会
校友访谈的心得体会1校友是重要的人力智力资源、物力财力资源、信息资源和社会关系资源。校友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做好采访校友工作,已成为推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意义深远。有人把校友会的工作比喻为筑桥工人,是它构建了母校与校友、校友与校友、母校与社会间的桥梁。师哥程远臣说:继续开展探寻校友足迹活动,架起新老校友感情之桥梁,为弘扬母校广大母校做贡献。
为了这个采访活动,我们做了很大的努力。我们根据通讯录分工,多头同时行动联系列表里校友。虽然一开始由于联系方式、工作等各种原因,有一部分校友联系不上,但是我没有气馁,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联系上校友之后,我就开始做采访的准备工作,上网搜寻资料、准备访谈提纲、通知其它队员等。不过说真的,学校应该定期更新校友资料。有的不是已经退休就是换了工作,还有换电话的!我晕X﹏X我真想叹一句:哎呦我的妈呀~~还有就是,学校也应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系,多多开办些校友回访活动,扩大学校的号召力。
我们小组的缺点:
在访谈期间,师姐说一直认为有经验的采访者,应该善于把采访的成功建立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之上。采访准备是指取得采访线索之后,在与采访对象见面之前,对采访的人或事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准备用什么途径、方式、工具才能与采访对象接触。这种工作,就是采访前的准备。1.也许这是我采访前没有做好的部分。没有对采访对象进行一定的背景调查有些盲目。//一次访谈的成果最核心的来自于访问者现场的表现从而引出受访者最真挚的回答。在对话中,我们必须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其次进行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再次保持适度的沉默。因为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2.善于倾听我们是做到了,但是问题不够精辟,对话有些拘谨,观察被采访者的环境布置,观察被采访者的外貌,观察被采访者的神态变化,这些只能说是做到了70%。也许还有许多的问题,不过,我相信,我们在以后的道路中会越做越好!!
记不清是哪位颇有阅历的前辈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工作,30岁前靠专业,30岁后靠人脉。或许他是对的。
总会有走出象牙塔的那一天的,在这之前,我能做的,只是把每一门功课都修好,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小草永远不可能长成大树,但是雏鹰总会飞向蓝天的。我们都已成年,都到了自己对自己负责的年龄,很多事情自己完全可以独立地去决定和处理,无需依赖别人。而且我们也不想一直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我们就是我们自己,我们掌控着自己的人生发展轨迹。
在这次社会实践所学到的东西,我必会牢记在心,也以每一位优秀的学长学姐作为榜样,鞭策自己不断向他们靠拢。最后,感谢母校给我们提供了如此珍贵的机会。相信,我们的活动一定会圆满成功的!
PS:之前提到的在学校给的84级名单中只有一人是教育学专业(与我同一专业)的,其它人都是学校教育的。当时我的心真是拔凉拔凉的。其实不然,在之后的采访中才知道,当时84级的学校教育是指幼儿教育和教育学。嘿嘿~~我的心这下终于放宽了!
校友访谈的心得体会2在寒假学校刚下达这个任务的时候我其实是拒绝的,尤其是当得知采访的对象是一些素未谋面的学长学姐,一想到可能遭遇的尴尬就觉得十分头疼。正巧我父亲的一位关系很好的同事说家里有侄子好象和我一个学校的,学的也是商务英语,毕业有几个年头了,现在在北京联想总公司工作,月收入15000+。我得知了这个消息特别激动,说真的,特别佩服那些在异地他乡闯荡并且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的人。于是我怀着敬佩和些许忐忑的心情联系了这位李建德学长,希望能从他的职场经验中为自己今后的职场拼搏汲取一些经验。
我首先通过父亲要到了学长的手机号,之后又顺理成章的加了微信,好在毕竟都是年龄相仿,在聊了几句话后很自然的熟络了起来,尴尬的气氛逐渐消失了。 后来就是进入正式采访了,通过交谈我发现学长真的是一位特别优秀的人,特别有才华,思想也很有深度,和我平时身边接触过的男生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或许是因为他从名校毕业而且经历过社会的重重磨练吧。并且,他的职场之路与我之前脑海中的构想有着很大差距。他在经历了许多求职碰壁,工作困难,上司的不看好等等许多的波折才取得了今天小小的成就。我从他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中也学到了好多职场和生活当中的哲理。例如:做工作一味的埋头苦干是没有用的,要明白轻重缓急,有选择性的去完成。最重要的是得到上级的认可,当他认为你把本职工作做得很好了就会给你更多的工作机会,在这时也是最好的表现自己的晋升机会。还有就是要做一个有正能量的人,要学会微笑,在同事和领导面前都要时常保持微笑。没有人愿意和整天满面愁容的人在一起,不要什么事情都摆在脸上,哪怕在背后哭,在人前也要充满阳光。此外,要学会超前思维,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可以试着从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建立起个人的领导力乃至对整个圈子中的影响力。这些都是通过这次的采访,从学长身上学到的。
我个人认为这些都是十分宝贵的,是一般人需要在职场当中水深火热,打拼多年才能获得的经验反思。因此我对学长十分感激,感激他愿意对我倾囊相授毫无保留。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我们是用微信平台进行的采访,要输入许多的文字,并且主要都是学长在讲述。因此有个别的错字或者没表达完整的地方也是在所难免。而学长还常常能发现自己在接受访谈过程中那些细微的错误并整段重新发过来作为更正。如此这般严谨的精神也令我感到十分倾佩。
我自认即使几年之后我也很难拥有建德学长的眼界和豁达的胸怀,不过我会利用大学剩下的一年好好充实自己,为将来迎接职场做好准备。牛顿曾经说过,他之所以能获得成功,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我也由于向学长取经,才能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求短期内能取得多大的成绩,只求能不断超越自己。
校友访谈的心得体会3刚接到这个暑假作业的时候,我十分苦恼. 因为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一个校友,并且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另外我家远在辽宁.如果这个作业是在学校期间布置的,我想我会完成的很好.就是这样一件让我一筹莫展的事情,却让一件十分偶然的事情解决了.我不仅顺利地完成了我的暑期任务,而且还受益匪浅.......
在采访前我通过各种关系了解了校友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其次我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搜集了大量与采访有关的资料。这样我可以在了解采访对象的基础上,通过一些提问及采访技巧来使此次采访顺利的进行,从而挖掘一些我想要的答案。
xx年毕业的她,已经工作8年了,现在也已经是2岁孩子的妈妈,但当我问及她的大学生活,从她嘴角露出的微笑,我能感觉到她心里的那份快 ……此处隐藏2385个字……人际交往的能力,工作能力,生活能力等等。只有这样才会不断地进步,不断地超越。人生的成功就在于每一天都在进步,即使它是一小步。
校友访谈的心得体会4首先,要非常感谢黄利文学长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与我们亲切笑谈,既显示出了物流一家亲的传统,又充分体现了学长对母校的深深爱意。同样感谢学长诚恳真挚的回答,教给我们一席圣言,丰富了我们的知识面,也对未来充满希望,无限遐想与憧憬。当然也要感谢我的队友一同学习帮助,共同完成这次任务。
从我们与学长聊家常开始,我就感觉到了这会是一次成功的访谈,从学长的谈笑风生中透露出一股家的味道,在这种情境之中,我们无所顾忌,有说有笑,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开始。果不其然,我们的访问没有留下遗憾,我们的收获令我们自豪,我们的欢笑声是那么无比的温馨。这是个令人难忘的夏季,有阳光般的温暖,有秋风送爽般的自然,回味无穷。
这次访谈,我们抓住学长是求职达人和就业之星这一独特之处展开访谈,访谈从求职择业和奋斗方向展开,很好的与毕业季相呼应,也非常有效的展示了学长的特长,访谈自然就是无比顺畅的开始了。首先,毫无疑问,我们大学生在求学道路艰辛无比的情况下,无疑想有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得不从求职这个问题谈起,每到毕业季,求职大军涌入全国各地,尤其是发达地区,各级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也都忙碌为大学生广辟求职大道。然而,受观念及心理等各方面影响,求职选择畸形的不胜枚举,大多数同学都没有考虑周全,受高不成低不就带来的高失业率前车之鉴,纷纷海投,无论专业是否对口(据说有90%以上大学生几年内转行),这么茫然的选择以至于就业后跳槽的异常之多。从这个方面来说,学长有比较资深的就业经历,比较明确的就业方向,随之给我们讲授的就是就业活本。对于这种普遍的现象,学长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因为在校生没有真切地步入过社会,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及工作环境等没有详细的了解,学生出现这一系列问题确实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尽量避免。这就需要我们的毕业生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综合定位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不能盲目地选择工作,其实,我们应该把眼光放宽一点,不能紧紧盯住工作岗位本身的待遇等条件,岗位不仅是你毕业的去向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为你提供了一个未来发展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自身的价值最大化,在校毕业生在就业时最大的缺点就是眼光有暂时性的短浅性,思想有一定的静态性,然而一个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你来说是否真的有发展潜力,只有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价值,为自己争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听了学长的一席见解,我们不由敲开了自己的就业求职大门,对自己的未来有了一定的分寸把握。除了求职方向很重要,我觉得也要尊重企业,在保证自己利益的同时要兼顾企业利益,避免违约,在彰显大学生素质的同时也展现了一种人格魅力,更是一种对学校声誉的维护。所以,做一个诚信爱校之人,做一个爱岗敬业之人。
求职只是一个开始,人生的道路未完待续。我们都知道,一个良好的就业观包括或者是必须有自主择业观。如果把就业当做初升的旭日,那择业可以说是日中的骄阳。一个成功人士不仅有明确的就业方向,自觉的择业也必不可少。接下来就和学长聊到了择业这个问题,虽然说学长刚刚步足社会,但不难发现有鸿鹄之志,心中自然有无限妙方,相信学长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对待择业问题,学长也给出了意味深长的见解,尤其是对跳槽问题有着深厚的看法。我们知道学长前面是在德邦实习,也有不错的表现,但最后还是选择了苏宁,从某个层面来讲,这也算一个跳槽问题,既然社会上普遍存在跳槽,我们自然也就和学长探讨了一番,学长果然给出了一定的解释。其实跳槽未必是一件坏事,不管对于企业还是个人,如果确实是不合适身居此地,毅然选择他方也是一种明智之举,于企业和个人都实属有益。但从另一方面来讲,频繁跳槽也反映了一个人态度问题,我们都知道,现在的企业也相当重视一个态度问题,我们也有古语言:“态度决定一切。”所以这里还是分享一下学长的一些看法,当然“先就业再择业”对在校生来说是个正确的选择。要真正做好“择业”需要我们首先端正态度,进入一个企业就要为之付出自己的努力,要有责任心。另外要正确认识自己及企业,真正了解自己的潜力所在,合理选择。
在当前的就业形式下,我鼓励有能力的人进国企工作,同时要认识到,民营企业也是一个不错的发展平台,在民营企业干得好也是在为国家做贡献,大家在国营企业单位对你关上大门的时候不要太过悲哀,可以选择进入民营企业去谋求发展,如今的民营企业在管理模式上、制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我们也都是有双休日的,不像很多人所说的“无休止地加班”,很多人在民营企业里做得不错,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如果决定进入私企就一定要有选择,最好选择行业在本市有几十家以上的企业,企业实力要强,另外要选择好城市,尤其是物流行业,我建议大家去大城市发展,例如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广州、苏州、深圳、西安、重庆等发达城市。不要害怕大城市压力大,要勇于去闯,去寻找发现机会,去锻炼自己,另外私企特别重视第一印象,去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确实如此,在中国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下,大学生都是争先涌入大城市,一个确实工资要高,一个也是有面子。不管怎么说自主择业是一种历练也是一种考验。在此也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引导,学校也要重视这方面的教育,这样大学生既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建设国家,亦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后,我们都知道,大学生这个群体非常特殊,因为还年轻,敢于拼搏,但是又不难发现奋斗方向各具特色,大相径庭。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都应该有个创业梦,可是创业又谈何容易。但也不少人选择深造,考研保研。还有就是平平稳稳就业,开开心心生活。不过什么哪个选择都有自己的想法,毕竟是大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群,当然需要学会生活,而不是生存。对于在校生的我们,现在要苦于专研专业知识,增强自身技能,不断包装自己,让自身无可替代。此外,要适应群体生活,要学会与人相处,擅长交际沟通,为自己的人生道路铺平。也要学会吃苦耐劳,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激烈的竞争大军中脱颖而出。另外,从态度上,首先,要有正确的就业观,勇于主动尝试接触一些大型的招聘会,勇于迈出学校的招聘会,去见见大的场面。其次,自己必须非常努力,要有良好的品德,有责任心,把企业当成自己家,努力踏实地做事,努力实现被认可。还有最重要的是懂得感恩,感谢单位给你的发展机遇,感谢单位提供给你的培养条件,并努力回报。只有这样,我
们才算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才能真正为国家建设贡献绵力。加油吧,少年。
这是一次成功的访谈,一次不错的经历,我相信我和我的队友都受益匪浅。从学长的身上,我们能看到物流学长在外拼搏的艰辛,可以感受到江财人在社会建设中的努力,可以领略到中国大学生在生存中的生活乐曲,可以窥探自己的未来需要千锤百炼,才可筑石成金;只有挥汗如雨,才能笑看他人;只有沸腾热血,才能傲视群雄。人的一生可以碌碌无为,匆匆而过,亦可立业建功,名留青史。这就是我们所说人之差距。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要敢于吃苦,不要安于现状,要勇于奋斗,谱写自己的未来。年轻人就要吃苦。
文档为doc格式